70年臭水河華麗變身!大興新鳳河告別污染煥發新活力
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綠植滿溢,遠處還游過來四五只搖擺的小鴨子。中午,在溫暖的秋日陽光下,市民趙先生帶著3歲的小外孫在岸旁饒有興致地游玩。在這住了20年,趙先生總算看到了新鳳河的蛻變,從一條臭水河“變身”生態優美的城中河。
新鳳河是大興區區管河道之一,流域面積166.4平方公里,起點為洪閘,最終流入涼水河,干流長約28.8公里。因歷史原因,河道環境較差,水生態薄弱,2016年該河部分河段被列為北京市建成區黑臭水體。
在周邊居民的眼里,這就是一條有著近70年歷史的臭水河。趙先生就說,原來這條河簡直臭氣熏天,他們住在河的斜對面,家里的后窗戶從來也不敢打開。一到夏天,蚊子漫天飛,根本不會走到河這邊來。
治理迫在眉睫。為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和居民生活環境品質,大興區2017年開始啟動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
治水先治污。新鳳河項目新建污水管線近23公里,每天截污2.3萬方,新建的3座污水處理站,總規模6800方每天,河道清淤57公里,清楚淤泥36萬方。這樣一來,再排出的居民生活污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站,徹底避免污水流入河道。
負責新鳳河治理的北控興鳳項目公司總經理易明介紹,新鳳河干流的4萬方水,全部來自黃村再生水廠,污水經過處理后再流回,實現了生態循環。為避免初期雨水污染,新鳳河項目還新建了2座初期雨水調蓄池,78公頃人工濕地,降低雨水污染對河水生態系統的損傷。
新鳳河是一條典型的北方再生水補給河道,為了挑選適應河水生長的優勢水生植物和動物類群,目前已經選取了28種水生植物,比如香蒲、千屈菜、苦草、黃菖蒲等。可喜的是,河道自身還孕育出了6種水生植物,長勢都還不錯。到2019年,新鳳河有約34種水生植物,在濕地植物多樣性方面已經達到全北京“優”的水平。
易明說,種植水生植物一方面是適應再生河水,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是否可以降低河水中的污染物,幫助吸附氨氮、磷等成分。“最近還在水中種植了空心菜,也是想做個實驗,看看對清除水中污染物有沒有幫助。”
河道的側面還特意設置了魚巢磚,炎熱的夏季水溫高,水太淺的話魚兒容易死。有了這塊陰涼地兒,魚兒就有了避暑之地。
有河有水,有魚有草,還得人水和諧。為了方便周邊居民親水、嬉水,新鳳河兩岸分別建造了近兩米寬的紅機磚步道,都是拆遷騰退下來的磚塊,循環再利用。河岸上的健康步道,也采用了再生骨料。河中還建立了橋區、溢流堰和汀步步道,形成了小循環慢行步道,既美化了景觀,也方便居民游玩。
2017年建設至今,新鳳河已于2019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2019年6月,新鳳河河水徹底還清,全流域消除黑臭水體。至此,這條被污水侵蝕了近70年的河道徹底告別了污染,恢復了生態,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