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飲料IPO:遭遇價格戰,飲用水重返1元時代!
近期,據市場傳聞,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飲料”)首次公開募股(IPO)獲港交所批準,最早有望8月底啟動預路演,募資最多不超過10億美元。
今年4月,港交所官網披露了華潤飲料的招股書。7月,證監會官網發布了華潤飲料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其中備案事項包括華潤飲料擬發行不超過4.06億股。
有意思的是,華潤飲料的最大競爭對手農夫山泉,其掌舵人鐘睒睒罕見時隔20年后,8月10日做客央視《對話》欄目,談及今年推出綠瓶純凈水,稱把選擇權還給消費者。
01
背靠央企,“怡寶”撐起395億元年銷售額。
華潤集團是一家超級央企。2023年,其總資產破2.6萬億元,營收達8890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華潤集團的業務涵蓋大消費、綜合能源、城市建設運營、大健康、產業金融、科技及新興產業6大領域,除兩家直屬機構外,還擁有實體企業3077家,在職員工約39萬人。
目前,華潤集團旗下有華潤電力、華潤置地、東阿阿膠、華潤醫藥、華潤啤酒等17家上市公司。
華潤飲料屬于華潤集團旗下的大消費業務,是一家即飲軟飲企業。其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就是“怡寶”。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按2023年零售額計,在包裝飲用水市場,農夫山泉以507億元零售總額,占有23.6%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華潤飲料排名第二位,市場份額約為18.4%。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華潤飲料的零售總額為396億元,其中“怡寶”品牌飲用純凈水產品的零售額高達395億元,在細分的飲用純凈水市場排名第一位。
02
“怡寶”的品牌優勢很突出,但華潤飲料“一超多強”的多品類戰略,目前還未培育出明顯的第二增長曲線。
華潤飲料除包裝飲用水外,還有茶飲料、果汁飲料等產品。除“怡寶”外,還有“至本清潤”“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及”佐味茶事”等13個品牌的產品組合、共計56個SKU。
2021—2023年,華潤飲料的收入分別為113.4億元、126.2億元和135.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9.2%;凈利潤分別為8.6億元、9.9億元和13.3億元。
其中,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收入收入占比在92.1%—95.4%之間,盡管收入占比期內逐年微降,但收入金額持續上升,從108.2億元增至124.5億元。
同期,飲料產品的收入也持續攀升,從5.2億元增至10.7億元,收入占比從4.6%增至7.9%。但直到2023年,其飲料產品的收入占比仍未突破10%。
對比農夫山泉的產品收入占比,華潤飲料在飲料產品方面還需更加努力。
2023年,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占比47.5%,飲料產品的收入占比49.5%。尤其是茶飲料產品的增速較快,2023年收入約126.6億元,同比增長83.3%。
不過,據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透露,茶飲料產品花了6年時間來培育,未賺錢,直到2021年才快速增長。
03
“價格戰”正在進行時,飲用瓶裝水重回1元錢時代。
今年7月以來,媒體陸續報道,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康師傅等品牌相繼降價,“價格戰”愈演愈烈。
蜜姐近期在某連鎖超市線上平臺買水,農夫山泉飲用純凈水(550ml*12瓶)從12.8元打折至9.9元,每瓶單價降至0.825元,這個價格已持續了一個多月。有媒體報道,農夫山泉今年4月推出“綠瓶”純凈水以來,就一直是9.9元12瓶,低價“亂殺”。
而怡寶的純凈水(550ml*12瓶)也從16.9元打折至11.9元,同樣每瓶單件已低至不足1元。
今年4月,農夫山泉在網絡上陷入了一場巨大的爭議。
低調許久的首富農夫山泉的創始人、董事長鐘睒睒,時隔20后,出現在了央視的《對話》欄目。他罕見公開回應了“農夫山泉有點甜,騙了我二十年”的問題。
“如果沒有今年這次網絡爭議,我永遠都不可能生產這個水(純凈水)”鐘睒睒一邊解釋,一邊拿起了綠瓶的農夫山泉。
“我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既然你要選擇,那我重新把機會還給你。”如果你想有點甜,“喝味道你就喝這個(純凈水),你想喝健康你就喝這個(礦泉水)。”
理由似乎很簡單,但對于華潤飲料而言,卻是要在純凈水市場上與農夫山泉短兵相接。
此外,近日商業周刊報道,據知情人士消息,華潤飲料IPO計劃或潛在估值問題遇到一些阻力。
除了目前股市整體不景氣外,已上市的友商股價及估值下滑或有影響。
2020年9月,農夫山泉成功登陸港交所,2021年股價高點超67元/股。截至8月16日收盤,其股價收于29.15港元/股,年內股價跌幅超34%,市值蒸發上千億元。
本文未注明數據均來自于公司招股書,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