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飲料,“水大魚多”的萬億級賽道
為什么要關注“軟飲料”行業?
如果單看A股市場軟飲料賽道的股票,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小眾且缺乏前景的賽道。目前,僅有不到十只個股,總市值僅為1500億左右,營收200億,凈利潤不到30億。但這顯然與真正的軟飲料市場相去甚遠。事實上,在一級創投市場中,食品飲料行業是過去幾年最火賽道,且熱度逐漸攀升,軟飲料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子行業。
雖然這些尚處在創投階段的企業尚未上市,也不確定能存活多少。但軟飲料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未來必定有足夠多的企業在A股上市,行業未來的投資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今年5月末剛剛在A股上市的東鵬飲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市之后創造了將近16個連續漲停,漲幅超過5倍,是食品飲料中不折不扣的大牛股,也引起了市場上極高的關注度。
二
如何看待軟飲料行業的市場表現?
從行業分析的角度,行業指數是絕佳標的,但軟飲料目前并無與之相對應的指數基金,從可替代性的角度來看,食品飲料能夠一定程度代表軟飲的分析。其一,同屬大消費框架內,基本投資邏輯具有一致性,如提價策略、渠道的重要性、營銷、產品創新等。其二,如果考慮到未來軟飲料企業的上市,也仍然會納入到食品飲料指數中,代表性仍然較強。其三,模糊的正確遠勝于精確的錯誤,從可替代性的角度而言,二者具有同類可比的相似性。
為了便于從數據的角度分析,以下本文將用“食品飲料指數”來分析軟飲料行業的歷史表現和相關數據。
從2004年開始,消費行業尤其是食品飲料行業均跑贏主要大盤指數。如果從2019年開始看,食品飲料指數漲幅達到262%,中證消費表現也不俗有200%的漲幅。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和中證全指數只有70%和90%。食品飲料行業的超額收益是十分明顯的。
從今年來看,食品飲料指數由于前期漲幅較大,消費板塊整體已經歷了兩次回調,第一次是從今年2月開始的為期1個月的回撤,指數回撤幅度達到30%。隨后開始了為期3個月的上漲走勢。在6月份再次開始走低,直到最近9月22日開啟一波20%的恢復性反彈。前期過高的估值風險得到一定釋放。
三
軟飲行業的投資邏輯?
軟飲行業的投資邏輯再直白不過,就是挑我們日常吃喝里最受歡迎的產品,跟著“飲品”的感覺。軟飲消費大多基于場景情感,比如朋友外出聚餐喜歡一些帶酒精的飲料來調動氣氛,個人閑暇時光或是選擇奶茶甜味類飲料,或是拿起書伴隨文字享受一杯下午茶,亦或是嘗試些逐漸出現在貨架上的各種外國流行飲料。當然還有伴隨各種熱門活動推出的廣告飲料。隨著消費升級和中產群體的擴大,傳統飲料的地位雖然不可撼動,但多年來大眾的味覺疲勞也給各種新口味的飲料騰出了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軟飲行業尤其可以注意各種流行活動帶動的風潮,年輕群體普遍有趨向性,通過共同的話題如游戲、運動而聚集到一起時,飲食也會互相受到影響并彼此加強這種習慣。此外,如果在人們關注的健康點上有獨樹一幟的突破,也會收獲較強的品牌價值支撐,比如前期較火的無糖概念飲料元氣森林,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四
飲料指數包含哪些成分股?
與軟飲料相關的指數有食品飲料(000807)、大農業(399814)、國證食品(399396)和細分食品(000815)等。大農業偏向農業的產品需求,和人們日常飲食商品距離較遠,在國證食品、食品飲料、細分食品指數中,從代表性而言,我們以中證細分食品作為分析對象。
由于白酒在消費市場中市值的“一支獨大”,可以發現無論哪一個指數,成分前十名基本都被相同的酒精類股票占據。
五
細分食品指數集中度如何?
從圖中可以看到白酒、調味發酵品(海天味業)和乳品(伊利股份)仍然占據指數大部分,行業的集中度較高,特別是白酒。這類白馬股深耕國內市場多年,消費習慣長期積累,常購買的酒類、調味品和奶品基本被幾大企業瓜分,其他軟飲需要在日常其他方面尋求商機。這里展示了細分食品指數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前30的企業。
如果從成分股的集中度來看,前十大重倉股的權重占比超過75%,集中度整體偏高,指數的龍頭效應比較顯著。
六
細分食品指數的盈利情況如何?
基于我國龐大的消費人群,消費行業的ROE收益始終在各大排行中名列前茅,以2020年中證全指三級行業指數分類的排名為例,排在第一位的是醫療器械,2020年報ROE收益為27%,飲料指數排名第二,ROE收益為22.6%,農牧漁和食品肉類排名三四,ROE收益分別為20.6%和20%。
考慮到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醫療用品需求短期需求暴增,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出意外飲料行業仍然會排名第一。同時從二三排名也可以看出,和人們“嘴巴”相關的板塊收益的確不錯。這也可以成為今后我們選股的策略指標。
七
食品飲料的估值如何?
食品飲料從去年4月開始,基本走出了長達一年的牛市,一方面有疫情得到控制后,人們的恢復性消費,物資運輸和交通效率提高后,人們的消費潛力逐漸釋放,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內龐大市場對食物酒水消費的剛性需求。
但從今年2月開始,飲料酒水板塊基本都經歷了為期1個月的回調,3月開始,飲料酒水板塊度過了3個月的甜蜜回彈,上漲幅度達到25%。
如果和中證白酒的走勢對比觀察可以看到兩者走勢高度擬合。當然這也不意外,畢竟白酒類股票在細分食品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如果觀察其估值水平變化,經過了前期大幅的高估值消化后,目前估值尚在安全區,軟飲酒水板塊又是資本市場的常青樹,可以考慮對該板塊進行資產配置。
八
食品飲料的未來趨勢和風險如何?
食品酒類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市場購買者需要產品給出購買“理由”,各大廠商產品的差異化和亮點將是未來爭奪市場的重點。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印象越發重要,當人們進入某種飲食消費場景后,最能引起大眾共鳴的品牌將會最終獲得該細分領域的市場。比如一說到能量飲料就會想到紅牛、佳得樂;說起礦泉水就會想起“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農夫山泉,說起啤酒就會想起”勇闖天涯“純生啤酒。
對于國內在食品飲料上的消費能力我們是不用懷疑的,每天到了吃飯的時間想想餐館食堂擁擠的程度就知道全國市場有多大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內循環的政策指引,食品飲料行業應該在健康、品質上多下功夫,積極開發不同飲用場景的產品,爭取在熟悉的地方做出新花樣,相信這在未來會助力企業擁有更寬的“護城河“。
九
食品飲料基金,如何投資?
考慮到近年食品飲料的超確定性,直接投資被動性指數基金能更好避免短期操作波動帶來的額外風險。以中證細分食品指數為跟蹤標的的主題基金如下圖所示,9只基金都是被動型指數基金。根據基金規模和成立日期可以考慮徐猛和蔣俊陽管理的華夏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ETF和華寶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ETF。
當然由于近期細分食品指數反彈較為劇烈,波動較大,可以等待指數企穩后,再行考慮入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