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被偽裝成飲料 生產商曾被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販毒分子將毒品偽裝成飲料的模樣,并試圖在三亞市販賣。
經警方研判發現,曾某杰及其同伙劉某坤、曾某鑫、謝某峰、曹某從深圳駕車到三亞,當晚到一家酒吧喝一款叫做“卡哇潮飲”的新型毒品。之后,這伙人又到三亞一家酒店落腳;隨后,警方對曾某杰等5人展開了抓捕行動。
據介紹,犯罪分子試圖販賣的“咔哇潮飲”,制作原料中含有的“γ(讀伽馬)-羥基丁酸”屬于新型毒品,濫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飲料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惡心、嘔吐等癥狀,與酒精并用會加劇危險性,甚至會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警方表示,這類新型毒品外包裝比較有迷惑性,成癮性也非常高。
啟信寶數據顯示,“咔哇潮飲”由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經營,生產商則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
其中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8日,法定代表人為段治義,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房地產開發經營;教育咨詢;銷售化工產品及建材、醫療器械等。其曾在2017年9月、2018年7月兩次被高新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而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8日,法定代表人為羅務嫻,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生產:飲料[碳酸飲料(汽水)類、茶飲料類、果汁及蔬菜汁類、其他飲料類]、其他酒(配制酒),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范文峰。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9月,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因為生產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被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
事實上,早在2017年,“毒情預警”就已經在朋友圈和微博中熱傳,一款名為“咔哇潮飲”的網紅飲料經理化檢驗后,被發現含有γ-羥基丁酸(我國一類精神藥品),喝多會對人體造成損害,多地公安部門已要求下架。
然而,咔哇潮飲并未因此退出市場。多名代理商表示,名為“咔哇氿”、“啪啪潮飲”等飲品都是咔哇潮飲的“繼任者”,只是換了一個包裝繼續在網上售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毒品飲料其實一直暗潮涌動,有很多境外的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或其他隱蔽方式進行毒品販賣,因為他們看到目前國內對于毒品飲料的專業知識不太具備,整個監測管控的手段也跟不上,隨著新生代人口紅利不斷疊加,認為毒品飲料有巨大市場和空間,所以不斷有人鋌而走險、以身試法。
據其介紹,這些毒品飲料一般會在夜場、學校門口等青少年聚集比較多的地方,通過特定的分銷窩點流通。“毒品飲料只是以飲料作為載體,實際上是新型毒品,具備毒品成癮的特性,利潤也較一般飲料高,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打擊力度。”朱丹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
啟信寶數據顯示,目前,四川拾藏實業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依舊存續,其中,佛山市南海區維爾樂飲品有限公司有30條失信被執行信息,43條限制高消費信息,3條司法拍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