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稻田里越冬,好水是關鍵!低溫肥水要注意哪些細節?
現在,大部分的小龍蝦進入越冬模式,有些養殖戶看不到池塘里有小龍蝦,認為養殖結束了,不需要加強管理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小龍蝦能否順利越冬,直接關系著來年的養殖效益,同時做好越冬管理措施,到了明年開春能提前上市,搶得高價獲得好效益。
荊州市的喬師傅是位從事水產養殖的老把式,一直養殖四大家魚,這幾年聽大家說養殖小龍蝦效益不錯,今年他也試著進行了稻田養蝦,養了這么多年魚,喬師傅當然知道好水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可如何在冬季把蝦田的水管好,卻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于是喬師傅請來水產專家張生老師做指導,看看這小龍蝦越冬該怎么做。
在喬師傅的田邊轉了轉,水產專家張生老師提出了建議:青苔多,水偏瘦(少),偏酸,就容易長青苔。張老師說,不管是栽草還是加水都可能將青苔帶入田里,青苔過多就不利于小龍蝦的生長,要抑制青苔的生長就要肥水、解毒和避光。已經有青苔的不能用藥物殺,用肥水劑,避光劑,把水肥好了青苔自然就不能生長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進入冬季,氣溫越來越低,如何肥水成了關鍵。那么養殖戶在肥水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呢?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水產專家 張生:“水溫低于8度,肥料就不容易起作用,不同的塘用不同的肥,主張用發酵肥,還要注意選擇晴天,溫度十度左右的時候下肥。”
如果沒有條件用肥水劑的養殖戶,張老師也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操作辦法:把菜籽餅,菜粕買回來,用袋子裝好,戳幾個洞洞,既能給小龍蝦提供營養又能抑制青苔,有的人說能不能全部就這樣潑下去,不能,用袋子裝好可以隨時拿出來,控制水里的肥度。
不少鄉親肥水用的是,調味品廠的下腳料或者腐制酸納,不管是用什么肥水,都有些小竅門。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水產專家 張生:“先用袋子裝好在水里浸泡,然后低溫就用第一芽孢在水里潑灑一下,讓菌相看起來很漂亮。”
在張老師看來,肥相、菌相、藻相,是看水是否適合養殖的三個標準。水也肥了,菌種也有了,那還需要一些藻類。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水產專家 張生:“另外,在水里還可以放一些藻種,小球藻之類的,讓小龍蝦加快生長,來年春天小龍蝦可以早點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