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澤羊城百年 鑄就放心好水
水潤萬物,恩澤一方。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為一口“放心水”努力與付出,譜寫了一個個“為了人民幸福而奮斗”的故事。2019年1月,北部水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白云區(qū)北部缺水地區(qū)的供水問題,還讓廣州市供水保障格局實現質的飛躍。
現今,全市7大水廠全天候滿足著城中百姓的用水之需,用水不再緊缺;更優(yōu)質的水源、更先進的技術、更精細的管理,用水品質更高……市自來水公司再一次用行動證明“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要義所在。
文、圖/杜娟、周丹藜
供水格局升級 供水量從欠缺到富余
總設計規(guī)模達到150萬立方米/日的北部水廠是國內最大型的水廠之一,2019年1月北部水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產,一根根配水管像一條條血管向廣州市北部延伸,廣州北部地區(qū)150多萬居民的用水得到全面改善。住在太和鎮(zhèn)的高層住戶宋先生說:“以往,我們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和村的自建水站供水,水量和質量都難以保障,現在水壓充足,水質也好,感謝各級政府及市自來水公司對北部地區(qū)人民的關注,解決我們吃水的問題。”
廣州是國內最早有自來水的城市之一,1908年廣州市第一間水廠——增埗水廠(西村水廠的前身)建成投產,直到解放前,西村水廠依然是廣州供應自來水的唯一來源。上世紀90年代,廣州在珠江前后航道都設有水廠,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水廠水量少、原水水質差。后來廣州將飲用水源的重心放到了珠江西航道,但隨著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提高,廣州市出現了水質性缺水的情況。
2000年,廣州中心城區(qū)引入優(yōu)質飲用水源邁出關鍵的第一步:劉屋洲取水工程建成,上移東部水廠取水點,取東江水。2004年,全國規(guī)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飲用凈水水廠——南洲水廠建成投產,引入北江水,日生產飲用凈水100萬立方米,是華南地區(qū)首家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的特大型飲用凈水生產廠,開啟了廣州供水現代化的大門。2010年,西江引水工程通水運行,廣州逐漸形成了國內大城市罕有的東江、北江、西江三大優(yōu)質水源相互補充的科學保障水源格局,水源地水質實現100%達標,市民喝上了更優(yōu)質的自來水。
廣州也曾經歷過供水不足的年代。市自來水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春翹還記得,以往供水短缺的現實困擾著供水企業(yè),隨著城市框架不斷拉大,人口急劇增長,每到供水高峰時期,原有水廠即便滿負荷運行也難以滿足居民用水需求。上世紀90年代,公司開始陸續(xù)擴建,1995年實施“兩擴一改”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塘、石門、西村等水廠的擴建與技術改造,隨著1996年西洲水廠及2004年南洲水廠投產,廣州市的自來水生產量基本達到供應要求。
北部水廠的投產,不僅從根本上解決廣州北部地區(qū)數百萬人口的用水問題,也助推廣州市中心城區(qū)供水保障格局的升級。今年,受高溫天氣持續(xù)影響,截至9月24日,中心城區(qū)日供水量已七創(chuàng)歷史新高,最高日供水量達到484.89萬立方米,較去年最高日供水增長13.52萬立方米,而北部水廠一期工程的投產,使廣州市供水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目前廣州市中心城區(qū)日供水能力達到505萬立方米,總體不存在用水缺口問題。
供水質量更優(yōu) “科技興水,智慧供水”
供水不僅要在量上有保障,質上也在提升。為提升廣州市供水體系安全性及優(yōu)質供水服務,早在設計之初,北部水廠就按照“生物預處理+常規(guī)處理+深度處理(臭氧-活性炭+超濾膜)+排泥水處理”全流程工藝規(guī)劃,確保出廠水水質優(yōu)于《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和《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T94)雙標,對接國際標準。
今年9月29日,北部水廠一期工程的超濾膜車間試運行通水,超濾膜處理技術是最先進的第三代凈水工藝,整體建成后北部水廠將是國內采用膜處理先進工藝的最大型水廠,成為廣州供水史上又一里程碑。
超濾膜過濾就是一種采用孔徑極小的選擇性透過膜,如同一個“特別精細的篩子”,在壓力差推動下通過水分子截留污染物,從而達到分離凈化目的的水處理技術。超濾技術能更快速有效地去除飲用水中的大分子物質。經超濾膜處理后的水濁度在0.1NTU以下,大大優(yōu)于國標小于等于1.0NTU的要求,有效提高了飲用水的感觀效果。
有著逾百年歷史的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發(fā)展到今天,正著力推進“科技興水,智慧供水”。占地約50公頃的北部水廠,每個池子前幾乎看不到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大多集中在廠區(qū)的調度中心,每個池子實時變化的數據都清晰地呈現在電腦屏幕上。市自來水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春翹介紹,北部水廠的智慧化程度已經可實現無人值守。“我們從取水到送水,每個生產環(huán)節(jié)都是自動化控制的。比如在整個生產環(huán)節(jié)中凈水試劑的含量都被監(jiān)控著,哪個環(huán)節(jié)不達標,就會增加相應試劑投放,保證出廠水水質穩(wěn)定達標,而這些都不需要人工操作。現在廠區(qū)的工作人員主要是負責日常巡檢以及與總部對接。”
北部水廠副廠長賴源平也見證了水廠質控從人手操作到智能控制的變化。賴源平記得:“1996年西洲水廠投產時全廠十幾支黑白攝像槍監(jiān)控生產現場,當時在全國來說是十分先進的,引來不少同行參觀。一路發(fā)展到現在,北部水廠一期工程生產現場已經有180支高清彩色攝像槍進行全覆蓋。”
現今的水廠可謂是真正的“智慧水廠”。安保上,以前是靠圍墻、鐵絲網、安保人員不斷巡邏,現在則靠高清攝像槍、紅外線探測器、雙鑒探測器等,確保廠區(qū)安全;水源水質確保上,以前要耗費很大的人力、物力、時間才能去監(jiān)測水源保護地有沒有偷排等現象,現在則借助無人船、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高效高質地完成監(jiān)測工作;質控上,以前要配備很多檢驗工去檢驗整個流程的水質情況,每個工人可能要花上一小時或者半小時去檢驗,現在有智能水質在線儀表,能夠全面檢驗從原水到出廠水整個流程的基本指標,并且都有完整的歷史數據記錄。
為民辦實事、解民憂是服務型企業(yè)的責任和擔當。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廣州自來水人全員始終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全面推進改善人民群眾飲水環(huán)境,努力提升供水服務,夯實城市供水安全,增強百姓用水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