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12月初至今,申萬食品飲料板塊漲幅達11.27%,在全部34個行業中排在第一位。其中,細分板塊白酒、休閑食品、飲料乳品和食品加工的漲幅分別為12.61%、8.66%、8.54%和4.74%。
從股價表現看,市場對食品飲料板塊復蘇似乎持樂觀態度。界面新聞研究部認為,2023年,食品飲料行業的三大變化值得期待。
看點一:成本端有望下行
近兩年食品飲料行業承壓,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導致的需求萎縮,更深層原因則是因為主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原材料和包裝材料成本增加。
以醬油企業為例,醬油企業的原材料主要是黃豆、豆粕和白砂糖,包裝材料包括玻璃瓶、塑料瓶等。大豆、白砂糖、玻璃瓶、塑料瓶分別占海天味業(603288.SH)成本的 20%、15%、12%、12%。疫情發生后,黃豆、豆粕、瓦楞紙、PET等大宗商品價格達到近年的高點。受此影響,2021年第二季度海天味業的單季毛利率下滑至37%左右,而此前單季毛利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今年下半年,海天味業的單季毛利率已經降至35%左右。同時,千禾味業(603027.SH)和中炬高新(600872.SH)的毛利率也呈明顯下滑趨勢。
像調味品這種高毛利品類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毛利率壓力,更何況食品加工、休閑零食等毛利率更低的品類。速凍食品龍頭安井食品(603345.SH)單季毛利率從2021年二季度的21.77%下滑到今年二季度的19.99%。休閑零食品類的三只松鼠(300783.SZ)單季毛利率從2021年二季度的30.5%下滑到今年二季度的22.75%。他們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原材料和包裝材料漲價的影響。
但最近情況發生了變化。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明顯回落,大豆市場價、白砂糖現貨價、PET切片現貨價、瓦楞紙較年內高點分別下降了7.56%、5.69%、27.11%和16.06%;面粉價格也較高點下降 5.8%;生鮮乳價格則較高位下降6%。2023年,上述原材料價格或將回落,繼而影響毛利率水平。
看點二:消費升級仍是趨勢
在成本端壓力減輕之后,食品飲料板塊2023年需求方面也有望迎來復蘇。長期來看,人們可支配收入仍呈增長趨勢,由供給端帶動的消費升級趨勢已經形成。
首先是以醬油為主的調味品市場,醬油行業由產品升級帶動的零售價格帶上移已經進行了很多年。醬油產品從最初的普通醬油到生抽、老抽,再到高鮮類醬油,最后到零添加、有機醬油,產品矩陣不斷豐富,帶動高端醬油市場快速擴容。高端醬油市場份額從2014年的131萬噸到2020 年的25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11.37%,遠高于醬油行業整體增速,預計2025年市場份額將達360億元。
以海天味業為例,“添加劑”事件后不斷加碼“0 添加系列”和“有機系列”等高端產品。2021年海天味業的“0添加系列產品”銷售近4萬噸,目前有機系列產品增至12款。
而且,此前受到抑制的餐飲渠道醬油消費有望復蘇。從調味品的渠道占比看,餐飲占比最大達到50%,家庭渠道、加工渠道分別占30%、20%。海天味業在餐飲渠道的布局是其一大優勢。隨著餐飲消費恢復,海天味業餐飲端出貨有望恢復。
看點三:預制菜風還能吹多久?
預制菜盛行也是消費升級的一種體現。
NCBD 數據顯示,預計我國預制菜行業規模從2015年的650.3億元增至2025年的8316.7億元,10年CAGR為29%,增速為餐飲行業整體增速5倍左右。一方面,我國預制菜滲透率仍較低,僅為10%-15%,而速凍食品發展較早的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人均消費看,2021年我國預制菜人均預制菜消費量僅為 8.9KG,遠低于日本23.59KG.另一方面,我國預制菜行業參與者眾多,集中度較低,尚未出現行業龍頭。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我國預制菜行業CR5為9.2%,遠低于日本64.04%。未來,預制菜滲透率的提升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都是企業拓展市場的潛在空間。
目前,A股預制菜企業處于“混戰”狀態。速凍食品類企業,包括三全食品(002216.SZ)、安井食品和千味央廚(001215.SZ)都在布局預制菜。原料供應企業包括國聯水產(300094.SZ)、雙匯發展(000895.SZ)和龍大美食(002726.SZ)也試圖往下游延伸產業鏈。眾多“概念股”中,味知香(605089.SH)的主業是預制菜生產,應該算較為純正的預制菜標的。
味知香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6.07億元,同比增長6.47%;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7.65%。公司業績增長得益于預制菜正處于紅利期。
目前,味知香的市盈率估值為44.5倍,這一估值顯然需要匹配更快的成長速度。制約公司增長的不是需求端,而是自身產能的限制。2021年,味知香產能利用率達128.16%。募投項目建成后,公司產能將從現有的1.5萬噸/年提升至6.5萬噸/年,緩解產能緊張問題。目前,已經有部分新建產能將進行試生產。
事實上,味知香也在和時間賽跑。速凍三巨頭三全食品、安井食品和千味央廚轉戰預制菜市場都有先天優勢。這三者無論從品牌知名度還是中央廚房產能來講都優于味知香。未來,預制菜市場的競爭將日益激烈。